本文转自:人民网-贵州频道
7月16日上午,贵州师范大学“香樟青年·追寻红色足迹”研学实践队的同学们在一曲婉转悠扬、原汁原味的《侗歌声声唱给党》的歌曲习唱中开启了黎平肇兴侗寨的研学之旅。
侗族大歌研学基地内韦锋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侗族大歌演唱。
当天教同学们一起习唱这首歌的是来自肇兴中学的韦锋老师,有着26年教龄的韦锋老师扎根苗乡侗寨教学一线的同时,一直坚持教孩子们传唱侗族大歌。
“庆习加哈,闷赖加响岭今胖叶叶光……(音)……起!”为了让贵州师范大学的同学们领略侗族大歌的风采,韦老师首先教大家唱了一首在当地朗朗上口的《布谷催春》。
侗族大歌研学基地内韦锋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侗族大歌演唱。
只见韦锋老师一手拿着歌单,一手轻轻抬起来回打着节拍,贵州师范大学和肇兴中学的孩子们立即跟上,哼唱起来。
“不错哈!我们的大学生第一次学,就能唱到这样的程度。”学生唱罢,韦老师用娴熟的技巧继续着教学。
如果《布谷催春》算是“开胃菜”的话,接下来韦老师教学场景的转换可谓“上大招”。
韦老师灵机一动,直接让孩子们离开市内,穿过肇兴侗寨大街,直奔信团鼓楼。韦老师解释,要唱《侗歌声声唱给党》必须得换个地方才来劲。
韦锋老师讲授侗歌《侗歌声声唱给党》。
《侗歌声声唱给党》是一首曲调结合侗族大歌衬词(如“呀啰耶”)与流行音乐元素相融合,既保留民族特色又贴近现代审美的歌曲。
几分钟,老师和学生们先于游客“占领”了鼓楼。
“美丽的侗寨哎,绿水青山好风光……幸福的侗家哎,多嘎多耶情豪放……预备起!”鼓楼下,没想到韦老师刚起了头,学生们就自然地跟着唱了起来,欢快的节奏引得鼓楼下迅速聚集当地的爷爷奶奶、叔叔阿姨以及游客,他们纷纷凑过来,有的跟着节奏摇着头,有的则拿出手机迅速记录激动瞬间。
同学们与韦老师聚坐在信团鼓楼内。
同学们在信团鼓楼内合唱侗族大歌。
“咦,好听,再唱一首!”唱完一曲后,一旁大爷的话把同学们逗得哈哈大笑!
欢快的时光总是短暂,在学习过侗族大歌后,贵州师范大学实践团队的民族文化探访之旅就告一段落。大学的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印着“香樟青年”LOGO的笔记本和笔,以及写上满满祝福的明信片寄语送给了肇兴中学的老师和孩子们。
贵州师范大学实践队成员给肇兴中学同学带来的印有“香樟青年”LOGO的笔记本以及亲笔书写的明信片。
韦锋老师告诉同学们,多年以来,在他的引导下,很多孩子因为唱侗歌走出了大山,走向更宽广的舞台。而近些年来,这些走出去的孩子又回到了侗寨,积极投身到建设家乡、传承文化的各个岗位上。
肇兴侗寨。
“我觉得自己越来越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了。”听了韦老师和孩子们的故事,贵州师范大学2022级历史与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李嘉倩表示,在下一步的大学生活中,自己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,抓住大学的美好时光,提升自身素养,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师范毕业生,将来也像韦老师一般,扎根讲台,教书育人,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在代代相传中生生不息。(文/周天宇、胡琦睿 图/张浩)
演唱结束后,贵州师范大学实践队师生同韦锋老师合影留念。
好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