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 月 18 日,这个铭刻着中华民族伤痛记忆的日子,电影《731》正式登陆全国院线,以一种震撼人心的方式,将那段被尘封的黑暗历史再次拉回大众视野。影片一经上映,便迅速引爆话题,打破 10 项纪录,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,也让无数观众在观影后红了眼眶,纷纷感慨:不敢忘,不能忘!
《731》聚焦于侵华日军 731 部队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惨无人道的细菌实验,这些反人类暴行曾是中华民族心中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。该片通过多线叙事,不仅刻画了日军内部的权力倾轧与人性扭曲,更聚焦于被实验者们在绝境中的隐秘抗争。从将 “马路大”(活体实验材料)用于冻伤实验、毒气测试、活体解剖,到往受害者体内注入鼠疫、霍乱等致命病菌,每一幕都令人痛心疾首。在零下 30 摄氏度的室外,受害者被绑着进行冻伤实验,肢体逐渐坏死,而日军研究人员却穿着厚实军服冷漠地记录实验数据;孕妇被活生生地进行解剖,这样的场景直击人心,让观众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泯灭。
影片的上映成绩堪称惊艳。9 月 18 日上午 9 点 18 分,全国各地影院开启《731》“警钟长鸣” 特殊场次。截至当天上午 9 点 12 分,仅仅 12 分钟,该片票房已突破 1.33 亿元。首日放映场次高达 25.6 万场,打破中国内地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和首映日总场次两项纪录。预售票房突破 1 亿大关,成为春节档后首部预售破亿影片,还一举拿下 2025 年 9 月战争片内地票房冠军、2025 年第 37 周内地票房冠军等 34 项里程碑。多家影院特意将首场放映时间安排在 9 时 18 分这个特殊节点,并标注 “警钟长鸣” 标识,以此提醒观众铭记历史。
电影所带来的,远不止是票房数字的冲击,更多的是情感上的震撼与共鸣。在全球首映现场,导演赵林山在灯光暗下后忍不住落泪。而观影现场,更是哭声一片。一位男观众在散场后接受采访时,声音颤抖,几乎无法完整说话:“活体解剖孕妇的时候,整个影院都是抽泣声。看到那是我们曾经的同胞,我完全控制不住眼泪。” 有观众坦言观影感受:“不是恐怖,是心痛。是那种从心里被撕开的感觉。” 很多观众表示看完电影 “后劲极大”,甚至 “彻夜难眠”。正因如此,电影海报上明确标注:“未满 18 周岁请谨慎观看”,这不是营销噱头,而是一句沉重的提醒。
当然,影片上映后,口碑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。一部分观众和影评人给予高度评价,称赞影片以极具冲击力的镜头语言,直面了历史的残酷与真实,认为这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,高呼 “敢拍就是胜利”“历史需要被铭记”。但也有另一部分声音对影片的叙事手法和部分艺术化处理提出质疑,觉得某些情节的戏剧性冲淡了历史的严肃性,情感渲染未能完全服务于主题。不过,无论评价如何,一个更宏大、更统一的共识正在形成:不管电影拍得怎样,历史真相不容置疑,我们都要铭记国耻。
《731》的爆火,是大众对历史的敬畏与铭记。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,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材,时刻提醒着我们,那段血泪交织的历史虽已远去,但伤痛不能忘,先辈们遭受的苦难不能忘,吾辈更当自强,珍惜当下的和平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走进影院观看《731》,或许就是我们对历史最好的缅怀与致敬。
好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